close

暑假的時候和朋友去了阿嬤家,很酷的名字,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阿嬤家。

那是一個在迪化街裡的紀念館。

 

台灣人對於年長的婦女,通常會親切地喊一聲阿嬤,而有一群「阿嬤」,她們也許很平凡,但她們的遭遇卻很艱難。

 

她們是慰安婦,一批在二戰時期被帶到日本、南京等地,接受性剝削的女人。

 

第一次看到慰安婦這個名詞,大約是在小學,從圖書館裡某本書上看到的,我已經忘記是哪本書,但是這個名詞非常清晰的烙印在我腦海裡,因為我在那天晚上上網查了這個名詞。

 

一查才發現戰爭多可怕,長大以後才發現,絕望多可怕。

 

阿嬤家的一樓展區,擺設的正是這些慰安婦阿嬤們的展覽,裡頭有一台電視,播放台籍日本士兵和慰安婦的現身說法。

 

印象很深刻,士兵阿公說,慰安婦們一天要接待五十到一百人,每個人十五分鐘,她們或坐或躺,口裡抽著菸,眼前有男人在她們身上求歡。

 

是的,她們抽著菸,甚至連私處的分泌物都不能動手擦,因為會受傷,有些時候,窗外還有人在看著屋內的一切。

 

以2018年一個21歲女性的角度來思考,我覺得那叫絕望。

 

日復一日的,沒有希望的過著。

 

她們的身體被剝削,她們的悲哀被壓抑,甚至戰爭末期還要躲避隨時可能到來的轟炸,戰爭結束了,回到故鄉了,卻成為被看不起的一群人。

 

一位阿嬤的故事寫道,她離婚了幾次,因為前夫不能接受她曾是慰安婦。

 

能怪誰呢?

 

阿嬤是最無辜的受害者,前夫是在那個時代裡成長的人,能怪誰呢?

 

如果你我生在那個時代,我們有勇敢發聲的勇氣嗎?

 

過去的悲哀無法抹去,但我們能做些什麼?我想這是阿嬤家這個紀念館的意義。

多一些尊重,也許就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阿嬤家 迪化街 慰安婦
    全站熱搜

    拿鐵少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